2012年4月8日星期日

血肉模糊毀容苦候 瑪嘉烈被斥不人道 狗咬3歲童縫針等廿粒鐘

《太陽報》,2012/4/8

雖說狗是人類的朋友,但獸性難料。一名三歲男童上周二被鄰居的唐狗一口噬來,咬傷臉部及後尾枕,傷口血肉模糊,慘遭毀容,共縫了二十二針。更可憐的是幼童雖被診斷為情況嚴重,即時送往瑪嘉烈醫院治理,但送院後,竟苦候近二十小時才接受縫針手術,手術前需禁食捱餓。有急症科醫生直指做法不人道,因為如醫生決定為病人縫針處理傷口,等候時間不應超過六小時,否則傷口或有受感染而惡化的風險。

慘遭毀容的男童基仔,與父母同住大嶼山,基仔一家與鄰居關係友好,行兇的四歲唐狗為鄰居寵物,「平時(唐狗)好乖好馴,又好少亂吠,平時冇用繩綁住」。基仔父親廖先生指,雖然唐狗看似乖巧,但因兒子年紀小,所以甚少去鄰居家中玩,「最主要係個仔歲幾時,隻狗曾經擘大口想咬基仔」。自此廖便「(目及)實」兒子,不許他走入鄰居單位的範圍。

禁食大半天父母心痛

不過,上周二廖先生卻走漏眼,兒子走入鄰居家,直至聽到兒子嚎哭,廖才驚悉發生意外,「基仔平時唔易喊,但畀隻狗咬完就一路喊到收唔到聲,見到佢塊面係咁流血,後尾枕仲有狗牙印,真係好心痛!」基仔左臉及後腦被咬至血流如注,梅窩普通科門診診症的醫生安排清洗傷口及包紮,但見情況嚴重,立即轉介基仔到瑪嘉烈醫院。

基仔於五時被轉送到瑪嘉烈醫院,至晚上七時才被安排上病房,但拖延至翌日下午一時才進行縫針手術,「啲姑娘淨係幫基仔吊鹽水,同講低話唔准食嘢就行開咗,但就冇講到幾時會做手術,基仔得三歲,又餓又痛,叫小朋友點忍?」廖太不忿指,醫護人員的不聞不問令人憤怒,要經多番追問,醫護人員才告知欠人手做手術。

縫針應六小時內進行

最終基仔要捱餓捱痛達二十小時,才獲安排接受手術,共縫了二十二針。廖太對院方的安排深表不滿,「就咁放個小朋友喺度,如果遲咗縫針留有疤痕,或者有瘋狗症咁點算?」

不願透露身份的急症科醫生聞言直指醫院做法「好唔人道」,「小朋友得三歲,咁長時間冇得食真係好慘」。他相信,由於基仔年紀小,估計院方決定以全身麻醉為病人進行縫針手術,而一般同類手術應在受傷六小時內進行,避免傷口受感染或含膿。

「個小朋友傷得咁嚴重,無論發生咩事都好,醫院都唔應該就咁放佢喺度唔理,仲要佢捱餓成二十個鐘,佢唔應該受啲咁嘅苦,真係好離譜!」立法會議員王國興直指醫管局安排失當,未有將病人放在首要位置,要求院方給予合理解釋,並防止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瘋狗症侵人體致腦炎

傳染病科專科醫生勞永樂指出,瘋狗症是一種急性由瘋狗症病毒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傳染病,如病毒經傷口入侵人體,可沿神經直到腦部,造成腦炎。「如果市民咁唔好彩被狗咬傷,應該即時用消毒藥水清洗傷口,務求將殘留喺傷口嘅狗隻分泌物洗乾淨」。勞又指,一旦證實患上瘋狗症,患者需即時注射狂犬病球蛋白作即時保護,亦要接受瘋狗症疫苗注射,在注射第一針後的第三日、第七日、第十四日同第二十八日都要接受注射。

醫院管理局發言人解釋,醫生會根據病人臨床情況決定優先次序處理個案,並強調當日已按病人的臨床情況安排適切治療。至於行兇唐狗在事發當日已被漁護署捕捉。

基仔受傷及接受治療時序

4月3日14:30 在大嶼山被鄰居飼養唐狗咬傷左臉及後尾枕

4月3日15:00 父母陪同到梅窩普通科門診診所求診,清洗傷口及包紮。

4月3日17:00 轉送瑪嘉烈醫院急症室,接受X光檢查。

4月3日19:00 在病房等候接受手術,期間僅獲吊鹽水,護士指示手術前不可飲水及進食。

4月4日13:00 進行縫針手術

4月4日15:00 完成手術並留院觀察

4月5日14:30 出院回家


另稿:
狗隻怕陌生對幼童起敵意

【本報訊】小孩是否比較容易受狗隻襲擊?具訓練狗隻經驗的專家解釋,由於狗隻有妒忌心,對家庭的新成員會較敏感,所以狗隻多對初生嬰兒或幼童因陌生而起敵意。

妒忌心作祟 不接受新主人

「除咗主人,狗會留意屋企嘅成員,如果有初生嬰兒或者小朋友,佢哋會有妒忌心,唔接受新嘅小主人。」香港犬隻訓練總會創辦人張松照指出,狗隻並非因為幼童個子小而起襲擊念頭,純粹因為感到陌生,加上有時小孩觸摸狗隻不當,亦容易惹怒狗隻。張補充說,狗隻張口噬向小孩亦都源於狗的天性,想教育小朋友,表示友好,不過卻容易因此錯誤咬傷小童。

張提醒,父母可以狗繩拉着狗隻讓小孩觸碰,從旁細心留意狗隻情緒變化,「如果見隻狗好嬲,想擘大口,就拉一拉佢,來回做多幾次,等狗隻知道個細路仔都係佢嘅小主人。」


另稿:
一朝被狗咬陰影終身難除

【本報訊】一朝被狗咬會引致一世怕動物的陰影,心理學家指被狗咬過的小童,日後或有創傷後遺症,不願接觸動物。

幼童留疤影響自我形象

香港家庭心理治療師協會臨床心理專家羅志華教授表示,事件中的男童或會因狗咬事件而出現後遺症,「好似發噩夢、失眠、日後見到狗甚至有毛嘅動物都會覺得好驚。」羅指受害小童可藉「行為治療」減低對「有毛動物」的敏感程度,例如慢慢再次接觸動物。如果小童被咬後留有疤痕,亦會影響幼童感到自我形象低落。

羅志華又建議,家長於事發後應先穩定自我情緒,再給予小童安慰,「唔需要講好多說話,簡單到好似捉住佢(幼童)隻手,畀啲信心佢就足夠。」羅並說,若院方設有駐院臨床社工,應安排與小童傾談,透過關愛態度,紓緩小童因長期未獲治療的不安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