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5日星期六

抨海豚表演不宜無限上綱 / 藍田玉

《香港商報》,2012/8/24

近日,香港動物友善政策關注小組、海豚保育協會及環保觸覺等共14個團體,對香港海洋公園動物表演進行猛烈抨擊,認為海洋劇場表演違反海豚天性,是「奴役海豚」,在園方應他們的批評而把每天表演場次喊至四次後仍嫌不足,要求園方訂立逐步停止所有馬戲班式表演的時間表,「終極目標是一場都無」。並要園方承諾不再引入新的海豚、海獅等。建議園方參考外地海洋館做法,由馬戲班式表演轉型為以觀察為主的教育活動,例如美國Balti-moreAquarium,訓練員向觀眾講解海豚自然行為、生活習性等做法。這些反對人士將於本月26日下午3時在海洋公園正門前集會抗議,表達「香港不要海豚奴隸」的訴求。

這些人士心不可謂不慈悲,口號不可謂不感人,愛護動物願望是好的,也是值得提倡推廣的。但是,這個世界是現實的,光有良好的願望,並不一定有良好的社會效果。怕踩死螞蟻不走路,怕殺生而不吃肉,這行得通嗎?他們的訴求事實上牽涉到人類與動物千百年來的關係問題,過於地片面地強調愛護,以致把這類問題絕對化了。認識上的偏頗拘執,必傷及全面根本的大趨勢。

無動物役使便沒有文明

簡單地說,人類千百年來利用動物去完成非人力能勝任的工作,或利用牠們娛樂取悅,不能說這就是「奴役」,沒有牛馬等動物幫助耕種推磨乃至提供肉食養生,人類文明不可能進化發展到現代文明,這也是一種「普世價值」吧?換言之,在人類文明及進化史面前,這些團體的善心又有什麼價值和意義呢?直到今天,人類依然還需要利用畜力去完成很多事務。比如利用馬匹來代步乃至賽馬場中博取萬眾的歡聲。香港馬場興旺了百年,好像至今還沒有人去抨擊馬會「奴役馬匹」,表達「香港不要馬匹奴隸」的訴求?而且,既然「人工飼養海豚已經犧牲了自由」,為何西方和香港社會有閒階層流行的豢養寵物中亦不乏「犧牲了自由」的野生物種?何以這些慈悲團體不去呼籲抨擊反對?

筆者有此不平乃因香港海洋公園是香港旅遊業的重要景點,當前旅遊業是香港的支柱產業,我們都知道,海洋公園以海洋動物為主要賣點,這些團體要海洋公園從此不再引入海洋動物,實際就是欲置這個為香港人為之喜愛和自豪的主題公園於死地,最後關門大吉了之。

動物表演世界普遍

事實上,以海洋動物為主題的公園動物表演並非香港僅有,美國日本都有類似的節目。美國聖地牙哥Seaworld,海豚、海獅、企鵝的表演,以及體重超過兩噸的巨大殺人鯨與訓練人員一起同台進行多種高難度動作表演,每天熱爆,動作更「激」,場次更密,並早已名聞世界。其實,香港海洋公園不過是美國Seaworld的翻版而已。世界其他地方的動物表演一天五六場的亦非常普遍,比如天津海昌極地海洋世界的海豚劇場也常是每天六場。我們從未聽聞其他國家或城市,有因愛護動物名義而要求停止表演的。

香港深層次矛盾深重,多種發展大計都被阻撓,唯獨這類莫名其妙的抗議遊行卻在增加和「進步」。天天吵吵鬧鬧,社會能繁榮安定嗎?除了帶眼識人,辨認那些別有用心者外,奉勸港人不要再「自己倒自己的米」,趕快清醒清醒,把你的善心和精力更多地轉向社會發展及「以人為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