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1日星期日

蝴蝶灣對開有個鯊魚竇 釣魚發燒友一連釣兩條

《蘋果日報》,2012/10/20

屯門海域出現大群鯊迹!有釣魚友上周初在蝴蝶灣對開海面,竟連續釣獲兩條近兩呎長青鯊,海底更有一群餓鯊追着魚餌來咬,幾條鯊魚還成功咬斷魚餌游走。《蘋果》日前跟隨他們出海,再次釣獲青鯊,發現鯊魚群距離蝴蝶灣沙灘僅3.1公里。鯊魚專家指,青鯊正值繁殖期,多集中出現在某一帶水域,有機會游近淺水區,市民切勿游出防鯊網。

隨手釣到鯊魚的釣魚發燒友阿Ken,自言釣魚十多年,釣到鯊魚還是第一次,「啲鯊魚一群群咁嚟,唔係一條半條,從未見過咁嘅情景,真係好興奮!」上周一,他跟五名友人到屯門三聖邨碼頭租艇出海釣魚,沒想到竟一連釣了兩條青鯊。

我哋買咗大蝦做餌,諗住釣石斑,但成朝都釣唔到魚」。船家透過俗稱「探魚機」的聲納探測儀,駛到青洲英泥廠對開海面,發現該處有魚群聚集。「突然覺得魚餌勾到大石,郁得好大力,我以為釣到細鱗,即刻扯上嚟,點知沉一沉冇咗條魚,連鉛、魚鈎同魚絲成套釣組都冇晒!」

船家見狀大叫︰「嗰條九成九係鯊魚!」不過當時船上無人相信,他們繼續釣,豈料魚餌又再沉了沉,經過一番鬥力後拉起魚絲,又發現整套釣組不翼而飛,於是試了四、五次,「點知我望落個海,嘩!竟然見到有條鯊魚追上嚟食餌!」

此時,他的朋友終於成功將魚釣起,登時被嚇呆了:「條鯊魚有兩呎長,大概四、五斤重,釣起嗰吓有啲驚,驚俾佢咬。」沒多久,阿Ken也釣到一條青鯊,「呆咗!一落就中,點解咁多?係咪喺下面生咗一竇?」

青鯊正值繁殖期

周三記者跟隨阿Ken出海,帶齊工具的他自言不希望再釣鯊魚︰「做魚餌嘅蝦好貴,鯊魚群好快搶晒嚟食,我哋根本唔想食鯊魚,目標都係釣石斑。」當日如他所願,釣了不少石斑和細鱗,直至傍晚仍未見有鯊迹。

船家駛往上次發現鯊魚群的地方,「鯊魚通常一早一傍晚出沒,o依家隨時會釣到鯊魚」。阿Ken說罷便將魚餌丟落海,不到五分鐘已感到魚絲有異動:「好似有條魚咬得好實,感覺有8斤!」他用力一拉,一尾身長兩呎的魚在空中亂跳,弄得周圍水花四濺,細心一看,原來是條3斤重的青鯊BB。

阿Ken快速將青鯊拋入船內,牠死命掙扎了幾下,很快便一動不動,即使Ken將牠放回水中,也沒有起死回生。「呢種鯊魚一釣上嚟就會死,放番落海都冇用」。阿Ken再丟下魚餌,不到三分鐘,魚絲竟又有異動,「好似有7、8斤嘅魚喺度咬,好大力!」他感到又是鯊魚,決定放生,果然一條青鯊扯脫魚鈎從水面一躍而出,再潛入水中,他驚嘆道:「下面真係好多鯊魚!」

記者將鯊魚屍拿給海洋公園水族部館長黎耀南,他指出鯊魚叫即青鯊,只有數個月大,「青鯊通常喺夏天完結冬天來臨之前繁殖。

切勿游離防鯊網

黎耀南說,青鯊一胎可生十多條,故發現一群鯊魚BB不足為奇。雖然青鯊不會主動攻擊人,不像黑鰭鯊或虎鯊般惡,但遇到青鯊也不能掉以輕心,「千萬唔好落水,因為你一定唔夠鯊魚游得快,你游得快更加會令佢攻擊你」。由於鯊魚群出現在蝴蝶灣和黃金海岸等泳灘附近,他提醒市民游泳時一定要在防鯊網內,以策安全。

另稿:
試過都怕 紅燒青鯊肉質膠咁韌 

30多歲的阿Ken,十多年前愛上釣魚,有空必相約友人出海垂釣,「次次最少有五、六斤魚穫,同親友一齊食,真係好開心」。他說見到鯊魚一刻並不害怕:「第一次釣到鯊魚,興奮多過驚!」但事後回想卻感心寒,「如果嗰刻跌落海都幾驚,擺隻手落去唔知會唔會食埋你」。

上傳fb引起迴響

釣獲青鯊後,Ken立即拍照並放上facebook分享,引起朋友不少迴響。「佢哋都話釣到鯊魚好誇張,又問有冇放番落海」。他知道鯊魚一旦上釣,多數必死無疑,索性拿去朋友的酒樓,以紅燒方式煮來吃。「好似紅燒斑球咁,不過味道冇咁好食,啲魚肉好似膠咁韌,但啲皮就好滑,有骨膠原」。他吃過後,還是希望以後不要再釣到鯊魚

載阿Ken等人出海垂釣的船家天哥說,屯門一帶海域不時有鯊魚群出沒,十多年前更多次在深井嘉頓對開海面見到黑鰭鯊。「好大條,好大支鰭露出水面,不過有十幾年冇見過,唔知係咪海水污染」。天哥說街市也有賣竹鯊,不少潮州人會買來打魚蛋,貪其「啖啖肉」,但肉質不夠鮮甜嫩滑,故並不受歡迎。

另稿:
專家之言 僅10種鯊有攻擊性

海洋公園水族部館長黎耀南表示,鯊魚早於4億2千萬年前出現,全球至今已演化至多達400種,香港常見的包括竹鯊(圖)等,當中只有10種帶有攻擊性,而青鯊則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你唔係有特別動作,或者身上有傷口,佢哋唔會主動襲擊」。

青鯊(Blue shark)亦稱大青鯊,屬真鯊科(Carcharhinidae)魚類,學名Prionace glauca。黎表示青鯊身長頭尖,「身體流線形似火箭,屬於游水性鯊魚,需要游水先可以呼吸,所以繁殖後會作遠距離遷徙」。其身體深藍色,與純白色的腹部成鮮明對比,吻尖及牙有鋸齒緣,胸鰭細長,長大後可長達三米。

必要時可揮拳打鼻

青鯊在夏季尾至冬季頭繁殖,每次繁殖10至20條,數量多,生活於暖溫帶至熱帶的所有海洋。而青鯊並非瀕危絕種的鯊類,牠們吃魚也吃腐肉,有時更會長時間追船隻,若有鯨魚被殺,牠們會搶食其屍體,故一般認為大青鯊有傷人的危險。

黎耀南說:「遇見鯊魚時要冷靜,千祈唔好亂拍亂叫刺激佢,必要時可揮拳攻擊佢個鼻,因為嗰度係鯊魚最脆弱嘅地方。」

另稿:
救救鯊魚 團體呼籲禁止獵殺

鯊魚數量已經響起警鐘,希望救得一條得一條,釣到都盡量放生!」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高級項目主任(鯊魚)曾翠芝呼籲釣友,別在發現鯊魚群後刻意到該處海域獵鯊。她說香港海域較少發現青鯊,「可能咁啱喺度繁殖,係過客,最好唔好騷擾佢哋」。

馬爾代夫已禁止捕鯊

曾翠芝解釋,鯊魚在海洋生態扮演重要角色,因牠在食物鏈最頂層,假如數量急劇減少,生態肯定失衡,「作為最高捕獵者,食魚仔或者食海洋上嘅海鳥,一層層落去」。假如沒有天敵,中小型魚類數量便會暴增,海洋生態肯定失衡。

不僅如此,鯊魚更是海洋的清道伕,會捕食海洋腐屍,「令海洋冇咁容易有病菌,角色係舉足輕重」。不過,由於鯊魚的鰭部可製成價值極高的魚翅,各地漁民瘋狂獵殺,而並非瀕危的青鯊,更是漁民獵鰭對象。「香港處理全球魚翅貿易高達五成,所以希望我哋停止食魚翅,救得一條得一條。」她說哥斯達黎加已禁食魚翅,而馬爾代夫也禁止捕鯊,希望其他國家陸續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