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6日星期日

關注犬隻繁殖

《信報財經新聞》,2013/10/5

愛護動物協會過去多年就英國、澳洲、美國等其他國家,規管狗隻銷售及繁殖的法例進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將本港的寵物店及動物繁殖業界的水準提升,並且引入最低標準,以保障本港犬隻福利。協會歡迎政府倡議引入「三個牌照,一個許可證」制度,這樣可以涵蓋及規管所有犬隻繁殖及售賣情況。但是,我們相信最新提出的建議仍有優化空間,在此,我們希望帶出數個值得關注的要點。

現時漁護署建議容許母犬兩年內生產三胎,愛護動物協會期望生產次數能減低至每年生產一胎,以確保母犬有充足的休養期。只有這樣,母犬能保持在最良好狀態,及確保牠生產的幼犬的福利得到保障。

所有繁殖用的犬隻及幼犬均應能夠自由活動。例如在「大型的商業繁殖牌照」(ABLB)下,犬隻大部分用作繁殖的年月必定被關在有限的空間內。我們希望用以關禁犬隻的空間應盡量寬敞,讓狗隻可以休息及有若干程度的活動。此外,犬隻仍需得到額外的活動時間及空間。現時建議法例修訂並沒有就大型繁殖場的繁殖母犬數量設定上限。這將帶來很多問題,因此數量上限是必須的。

七成幼犬未受管

要改善行業運作,世界各國的常見趨勢是透過增加透明度,及透過引入消費者訴求。因此,本會希望意欲購買幼犬的買家擁有消費者權利及責任,可以到訪繁殖場親身了解及監察。我們希望帶出數個值得關注的要點:(一)母犬繁殖的周期(每次生產後需要充足的休息及休養);(二)活動空間;(三)母犬數量上限;(四)買家到訪繁殖場的權利及責任。

政府早前進行了一個為期十八個月的研究,發現寵物店出售的幼犬,78%來自本地繁殖場,而當中只有4% 來自已領牌的繁殖場; 而餘下的74%( 即八千五百四十二頭)來自未受牌照規管的來源,這些設施很可能養有多於四頭母犬。

事實上,這些未領牌的設施很有可能以商業繁殖場形式運作,利用法律漏洞,而透過修改法例,便可以將這些「三不像」、自稱為「業餘繁殖」的幼犬生產工場作出規管,要不他們將設施提升至符合商業繁殖牌照要求,又或許將母犬數量減少,縮減至符合甲類繁殖者(一般稱為業餘繁殖者)所要求的母犬數量。

政府新引入的建議可就繁殖業進行全面規管,並設定福利標準底線,包括覆蓋飼養不多於四頭母犬的寵物主人自家繁殖,並可將飼養五頭或更多母犬作業以ABLB形式規管。簡單而言愛護動物協會認為小規模繁殖在動物福利而言,較大規模繁殖更少出現疾病及生等問題。能為狗隻及所有幼犬提供單對單照顧,方可確保個別犬隻福利及社交互動得到保障。在大型繁殖場而言,獲得最大利潤及投入最少資源自然是必需,而這樣會令幼犬健康及社交受到威脅,亦會令母犬受到忽視。

犬隻福利被忽視

事實上,最能夠維持良好動物福利標準是擁有相關知識、富經驗、認真投入的業餘繁殖者,他們只照顧少量母犬,並將牠們視為寵物看待及照顧,確保母犬及幼犬得到妥善看待。母犬繁殖經過細心規劃,經常諮詢獸醫支援,及小心甄選買家。這情況下幼犬自然得到良好社交互動,更為健康。

世界各地均對商業性、大型「幼犬繁殖工廠」的種種福利問題感到關注。當消費者從寵物店等中間人,或從網上購買幼犬時,種種福利問題往往被忽視。我們相信,只有增加業界透明度,及教育市民大眾,並且給予大眾到訪繁殖場監察的權利,才能提供繁殖業界的犬隻福利。我們希望購買幼犬的市民明白,他們的監察業界及協助提升動物福利的責任,要求到訪及巡視繁殖場,我們希望新的業界營運守則,將買家到訪繁殖場的權利涵蓋在內。香港愛護動物協會

切實完善法例

既然不少市民對純種動物抱有需求,全面取締繁殖業是空洞無意義的口號,反而切實地完善法例,保障母犬及幼犬更來得實事求是。透過「杯葛無良繁殖」活動,本會期望:

1.令大眾關注犬隻繁殖及售賣活動;
2. 教育公眾要求到訪繁殖場,及認識他們應該監察的各方面事宜;
3. 建議公眾支持政府建議的「犬隻售賣及規管繁殖」的修例;
4. 要求政府在營運守則內訂立最高犬隻福利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