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1日星期三

兇徒毀巢群 雨燕夜難眠

《東方日報》,2013/12/10

「真係無陰功,冬天先嚟拆屋!」 元朗近日發生一宗「毀燕家園」事件。一幢唐樓簷篷底住有三十多隻雨燕的燕巢群,早前突然被「一掃而空」,十多個有二十年歷史的燕巢,一日間被人全部剷走。雨燕群無家可歸,晚晚飛返「消失的燕巢」外徘徊,留守的雨燕只可死抓簷底牆壁休息。雖然現行法例,未經許可清拆雀巢屬違法,但在缺乏證據下,漁護署亦難以檢控。寒冬難捱,事件引起網民熱烈討論,亦有雀鳥組織透過社交網站呼籲目擊者提供資料,揪出毀巢「兇手」。

元朗大馬路與又新街交界一幢逾四十年樓齡的四層高唐樓簷篷角落,原有十多個球狀、總面積約三呎乘兩呎的小白腰雨燕巢群,約有三十隻小白腰雨燕在此聚居,由於燕子一向被視為吉祥之物,故二十年來人與燕相處均相安無事。

「鄰居」廿年 街坊睹人剷巢

最近該唐樓有地舖進行裝修工程,有目擊街坊指上月二十日早上有人出手毀巢。「佢哋攞住竹枝將十幾個燕巢全部掃落嚟,我已經喝住叫佢哋停手,警告佢哋再唔停手我就報警,不過佢哋無理,結果全部巢就咁剷走,仲搞到成街都係羽毛巢碎。」該名街坊說由於已成定局,故未有再追究。

由於雨燕於日間外出覓食,故滅巢舉動未有造成燕群傷亡,卻令三十多隻原居雨燕無家可歸。雨燕群於當日傍晚歸家,發現家園突然消失,悲鳴聲此起彼落。性情固執念舊的小白腰雨燕未有放棄家園,開始重新在原處築巢,每晚繼續留守空無一物的簷底,用爪死抓簷底牆身休息。現時簷下只剩少許舊巢痕迹,傍晚時分仍有不少雨燕在簷篷外徘徊,部分掛牆休息,亦有部分以嘴啄着牆身似在築巢,至今只剩下十多隻留守。

「小白腰雨燕隻腳比較特別,唔似其他雀鳥喺樹上或者物件上休息,只可以瞓喺燕巢。依家無咗燕巢,只可抓住牆壁休息。」香港觀鳥會燕子研究組召集人王學思稱,因牆壁平滑,雨燕不時因抓不牢掉下,在空中飛翔再飛回牆壁,再嘗試抓着牆壁休息,結果整夜多次飛上飛落,無法安睡。他指雨燕重新建巢,需時約四至六個月,亦有紀錄最長可超過一年,加上元朗已相當城市化,雨燕要尋找羽毛和草枝等築巢材料,相當困難。

僅寄望自強 網民貼文緝兇

毀巢消息在網上廣傳,引起網民討論。因毀巢事件發生期間,簷篷下有地舖正進行裝修,令人懷疑事件與此有關。香港野生雀鳥保育關注組在facebook貼文「緝兇」,希望目擊者可以聯絡他們提供資料。身兼該關注組召集人的王學思直言可以做的事情有限,雖可原址加建人工鳥巢,但根據過往經驗,成效不大,燕子甚少入內居住,甚至會阻礙燕子重新築巢,只寄望雨燕自強,安然度過這個無巢的寒冬。據《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私下拆走燕巢、拿走鳥蛋或干擾其生活,最高可被罰款十萬元及入獄一年。漁護署指接獲市民舉報後派員到場調查,初步懷疑有燕巢被移除。

另稿:
「無腳雀仔」失巢倦飛

小白腰雨燕是本港常見燕子品種,原屬夏候鳥,夏天過後就飛離燕巢,往東南亞地區過冬,春天飛返舊巢繁殖。不過全球暖化下,牠已成為留鳥,四季在港出現。堪輿學家則指燕子是吉祥之物,不應驅趕。

「小白腰雨燕又叫無腳雀仔,因為佢雙腳脆弱,只可以鈎住石壁,無辦法企立,所以除咗瞓覺外,就係要飛行。」生態教育資源中心總監程詩灝指,小白腰雨燕甚少在樹上築巢,一般選擇屋簷、天橋躉下或建築物空隙,但不時有人拆除燕巢,令本港燕子數目下降。

香港風水學家協會主席司徒健富表示,燕子與其他動物一樣,對氣場的感應力較人類強,牠們通常愛在有祥和氣場地方築巢聚居,而燕子傳統上代表吉祥之物,物以類聚下形成更佳氣場,若將牠驅走,同一時間會將運氣帶走,令附近居民生暴戾之氣。

元朗市中心燕巢數跌八成

根據香港觀鳥會「燕子研究會」○八年的調查報告,全港家燕巢數目有八百六十六個,而小白腰雨燕巢有三百九十六個;數目跟九一年的同類調查結果相比,數目大幅下降。而元朗市中心這個昔日到處舊樓的社區,在發展的步伐下,燕巢數目大跌八成。

另稿:
康文署曾阻鳥築巢

本港鳥巢數目急降,政府亦是幫兇,令人最記憶猶新首推○九年一對喜鵲築巢,因苦無枯枝,誤檢地盤生銹鐵枝,結果鐵枝墮下傷及途人。由於受法例保護,康文署不可拆毁鳥巢,於是派員拔除鳥巢的鐵枝,但喜鵲又檢來鐵枝繼續築巢,繼續有鐵枝跌下。康文署惟有在銀樺樹旁築起木板,防止途人接近,卻惹來市民批評指行動浪費公帑,及阻塞行人路。

喜鵲巢墮鐵枝傷人

數月後幼鳥長成,喜鵲一家搬離鳥巢,康文署隨即派人將遺下的空巢移除。但事件未告一段落,一○及一一年,仍有喜鵲返回現場以鐵枝築巢。人鳥衝突由康文署的剪樹行動畫上句號。屯門區議員嚴天生憶述:「嗰三年,都有一對喜鵲喺銀樺樹頂部築巢,但有一年颱風之後,康文署就派人修剪棵樹,依家棵樹矮咗一大截,樹冠都唔見咗,之後就再無見過喜鵲返嚟築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