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6日星期二

兩指夾頸一扯 攞雞命無數  「殺手」力爭建獸醫院

《蘋果日報》,2014/5/4

王啟熙正職是獸醫,副業是「殺手」,先在1997年殺盡本地雞,早前更徒手劏鯨屍製標本。王在香港城市大學擔任生命科學總監,爭取成立香港第一所獸醫學院,他說:「如果有樣嘢係worth achieving(值得追求),journey(過程)會辛苦,但後尾攞到好值得!」

有人形容他似相樸手,「唔似,我咁瘦」,說畢他擠起雙眼,咧嘴一笑,不小心現出了三個下巴。現時370磅的王啟熙說:「我18歲時270磅,啱啱去完亞運,報紙話我係水球比賽最重嘅人。」當年200多磅,對於6呎高的王啟熙而言,卻已是最fit狀態。

他在英國出生,家族充滿讀書天才,出了15個醫生。他3歲半回港小學讀國際學校,中學赴英讀寄宿學校,大學入劍橋讀獸醫,廣東話很地道,倒是不懂中文字。

「殺手」小時候很善良,醫生爸爸不讓他養貓狗,王啟熙去街市買龍躉、石頭魚回家養,魚兒病了,僅十多歲的他自己看書救魚,找出病源換廁所水。從此他知道,醫療加動物就是他的未來。

自小立志成為獸醫

獸醫要讀6年,每年暑假到農場實習,4點起床揸牛奶,豬場打滾周身屎,甚麼也要做。畢業後他回港入漁護署當獸醫,適逢1997年香港回歸前夕,當時爆發禽流感,平安夜後,政府宣佈將全港130萬隻活雞殺盡,王啟熙亦因而一畢業便變身殺雞劊子手。

至於辦獸醫學院一事,2010年城大向教資會申請資助,不獲批;2012年,城大聘請王啟熙後,再次向教資會申請資助,依然不獲批。王啟熙倒是看得很開,「我未畢業已經覺得香港有間獸醫院好重要,人哋批唔批,同我諗法無關係」。他用劏鯨魚來形容,「少少似我哋條鯨魚,我哋同漁護署傾,未點頭時都知劏呢條嘢會好辛苦,因為又未試過,幾十噸,但我同同事講,決定咗就要做,做緊時會好嬲,會好辛苦,會叫救命,但做完後會有成功感。我覺得獸醫學院都係,如果有樣嘢係worth achieving,journey會辛苦,但後尾攞到好值得!」男人40一枝花,王啟熙剛過不惑之年,大把時日。

另稿:
劏鯨專家惡臭染全身

3月31日大埔紅石門見一條藍鯨屍,幾日後,王啟熙率領專家團體劏屍,剩下的骨現正進行浸水程序,待骨肉完全分離,再用雙氧水漂白,風乾辟臭後製成標本,最快需時兩年。

王早年劏過海洋公園的海豚,劏到手痹,今次答應劏鯨皆因鯨骨標本做好會放在城大陳列,成獸醫學院處女作。

他估計該幼鯨死去10多天才漂浮到港,全身器官已發臭無一可用,他形容臭味「似鹹魚飯」。當日有份劏鯨的專家回到城大辦公室,全部犯眾憎。王無辜地說,「沖涼5次,用滴露滴落個身都唔得」。回到家才是悲劇開始,「我老婆掩住嘴睡」。

鯨骨現存放於大嶼山石壁,估計兩三年才完成標本製作,王解釋,骨上黏肉碎,「肉入面有好多脂肪肥膏,要慢慢退,冇得急,否則會滴油,會臭」。如今一堆鯨骨浸在一大缸水中,等待骨肉自行分離,需時數月。隨後需要以雙氧水漂白,再風乾,去臭。

另稿:
指收豬牌雞牌極不智

王啟熙說對2008年有份用賠償「哄騙」雞販交牌感後悔,因這樣長遠等同扼殺畜牧業。王力撐新界地應留給本土畜牧業發展,令香港人可以自畜自足。

王回想1997年殺雞情況,當時沒有保護衣,他和同事急到裕華入貨,掃了手套、剪刀、繩、索帶等。「我哋將雞放入黑膠袋,但係雞爪好尖,一篤穿就殺唔到,搞咗幾日,我哋決定轉用綠色垃圾桶」。「論盡」一大輪,終於發現可用二氧化碳焗死雞隻,但氣體不夠,農場雞靠漁護署獸醫用兩隻手指,夾着雞頭,一扭扯斷雞頸神經。

2004年和2008年政府利誘八成雞販交回牌照,800多個雞檔如今只剩130個。王承認,2005年他在漁護署任獸醫時有份參與討論交回豬牌、雞牌的制度,「我好後悔,其實有好多吉嘅(空置)雞場可以養雞,令價錢可以平啲,雞又可以安全啲。」王對政府放棄本土畜牧業發展,感到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