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9日星期二

海岸公園未落成 海豚近絕迹

《蘋果日報》,2016/1/18

特首梁振英上周在施政報告的施政綱領內提出,推行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成立的法定程序,保育海洋生物,環保團體則批評是賊過興兵。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指,位於大嶼山以北的海岸公園未落成,當地海豚已近絕迹,去年僅觀察到一條海豚出沒,環評報告訂立極限水平警告線觸及3次。他指環諮會今日討論東涌填海環評,憂慮新填海加劇破壞生態環境。

10年前有20條海豚

港珠澳大橋環評報告在工程開展前設立一條基準線,然後量度工程實施後海豚數目變化,基線下設兩條警告線,海豚數目下跌三成觸及行動水平(Action Level)、下跌六成觸及極限水平(Limit Level)。

若觸及極限水平,便需翻查數據尋找原因,甚至可暫停建築活動。路政署每季提交報告,前年12月至今年11月的工程環境監察數據,海豚數目3次跌至極限水平,2次跌至行動水平,水質亦有8次跌至行動水平。

海豚數目多次跌至極限水平,但監察報告就否認與港珠澳工程有關。

洪家耀協助路政署監察海豚數目,他指在擬定的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範圍,10多年前每日平均可見20條海豚,去年全年只見過一條海豚,「情況係我做咗18年研究以嚟最差,點解我話佢入咗深切治療部就係咁解,根本成個情況就係差到冇得再差。」

上周五洪家耀曾與獨立環境查核人、工程承包商等開會商討,會議對挽救海豚數目並無實質行動。他慨嘆現時「工程大晒」,政府只想不再超支和再延期,「個天秤從來傾斜向發展嗰邊,保育從來係乏善足陳。」

今年施政報告指進行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的法定程序,消息指最快年底便可完成程序。

每日50艘工程船駛經

洪家耀指,海岸公園附近基建工程不斷,包括港珠澳大橋工程、機場三跑填海、東涌新市鎮填海、欣澳填海,令海豚恍如身處戰場。

而單是東涌新市鎮填海工程,每日已有約50艘工程船駛經海岸公園,洪家耀促請填海工程改用陸路運輸,「海岸公園冇海豚,其他部門再去蹂躪佢,我覺得係好大嘅諷刺。」

今日環諮會開會討論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的環評報告,環諮會成員、港大生物科學學院首席講師侯智恒認為,港珠澳大橋環評低估對海豚的影響,而未來三跑填海和東涌填海工程期會重叠,累積影響令海岸公園在未來10年作用很小,海豚或絕迹大嶼山北部。

侯智恒認為,政府必須設立新海岸公園,用來補償東涌填海的影響,未來大嶼山西面水域,從龍鼓洲、大澳、索罟灣等均應納入海岸公園範圍。


另稿:
環評忽視海豚夜間蹤影

根據東涌新市鎮擴展工程環評報告,相關填海工程涉及145公頃的海床損失,工程影響範圍約200公頃前濱和海床,預計2017年底開工,2023年底完成。環評指填海範圍對中華白海豚屬低重要性,鮮有海豚出沒。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則指,雖然日間觀察海豚受港珠澳工程影響情況時,已不見出沒,但當局未研究夜間海豚使用該海域情況。環諮會成員劉惠寧亦認為環評無直接調查海豚有否使用該海域。

洪家耀續指,東涌填海後,離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僅一公里,填海勢必影響海岸公園環境。而小蠔灣填海一旦獲批,更只離海岸公園約200米。填海工程另一爭議是補償措施,環評僅提出改善人工海岸。劉惠寧指本港未試過同類補償措施,亦質疑改善海岸的環境是否對海豚有用。洪家耀慨嘆填海工程陸續展開,是再插重傷的海豚一刀,反問在廢墟中設立保育區,到底有多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