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1日星期六

【西貢牛的命運】(有片)新環境草短疏落 保育人士質疑營養不足

2017-02-10 18:01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hk01.com/動物熱話/70767/-%E8%A5%BF%E8%B2%A2%E7%89%9B%E7%9A%84%E5%91%BD%E9%81%8B-%E6%9C%89%E7%89%87-%E6%96%B0%E7%92%B0%E5%A2%83%E8%8D%89%E7%9F%AD%E7%96%8F%E8%90%BD-%E4%BF%9D%E8%82%B2%E4%BA%BA%E5%A3%AB%E8%B3%AA%E7%96%91%E7%87%9F%E9%A4%8A%E4%B8%8D%E8%B6%B3

西貢十四鄉兩牛「715」及「719」受傷後被漁護署帶走治理。署方將已痊癒的715號牛,調遷至距離十四鄉約半小時車程的西貢西面水上活動中心外草地。有村民到新環境探望過715號牛,發現該處草地的草短小疏落,715號牛未能融入陌生牛群中,日漸消瘦近日更失去影蹤。

「大嶼山愛護水牛協會」主席何來質疑新環境植物品種少,未必足夠均衛營養供牛隻所需。另一團體「西貢護牛天使」則認為,牛隻在天然環境中生活較鄉村更為合適。
何來指不明白為何草地上滿佈牛糞,但草地仍幾乎「吋草不生」。(吳韻菁攝)何來指不明白為何草地上滿佈牛糞,但草地仍幾乎「吋草不生」。(吳韻菁攝)

大嶼山愛護水牛協會:香港牛習慣鄉村生活
大嶼山愛護水牛協會主席何來指,香港的牛從前助人耕種,習慣在村落生活,鄉村植物種類通常較多,牠們發展出食用多種類植物的飲食習慣,除了各種地氈草如牛草(buffalo grass)、百慕達草(Bermudagrass) ,還有血桐、路兜樹等。「牛也喜歡吃花,這些植物能供及牛隻均衡營養,但新環境中只有幾種樹木,而且地氈草相對715號牛原居地的短小疏落。驟眼看,這裏一片空曠、有植物、好像很自然,對人來說似乎不錯,但『沿村牧草』的棲息環境比這裏,更能為牛提供多樣性食物。」她指新環境草地上滿佈牛糞,理應足夠養份令植物生長,但地面的草仍疏落,未知是否與此為人工草地有關。

另外何來擔心此處只有伶仃遊人,但他們普遍不懂得與牛相處,就算牛隻生病或受傷,都難以辦識及通知獸醫,對牛隻來說其實更危險。(詳見另稿
記者於到訪西貢西面水上活動中心的同日,再班715、719號牛於十四鄉的原居地,發現原居地植物於冬季仍然茂密。(吳韻菁攝) 記者於到訪西貢西面水上活動中心的同日,再班715、719號牛於十四鄉的原居地,發現原居地植物於冬季仍然茂密。(吳韻菁攝)
左圖為調遷後新環境的草地;右圖為715號牛原居地的草地。(吳韻菁攝) 左圖為調遷後新環境的草地;右圖為715號牛原居地的草地。(吳韻菁攝) 

西貢護牛天使主席Ell指,鄉村發展急促,迫使牛不時走出馬路,認為將牠們調遷至自然環境中更好。(吳韻菁攝) 西貢護牛天使主席Ell指,鄉村發展急促,迫使牛不時走出馬路,認為將牠們調遷至自然環境中更好。(吳韻菁攝)

西貢護牛天使:保育應循大方向、勿感性化
有另一團體「西貢護牛天使」(SKCA)亦同樣有跟進715及719號牛一事,SKCA主席Ell指兩牛原居地為十四鄉一帶,靠近西沙路,牛隻不時走到公路上,有機會造成交通意外或阻塞,她認同漁護署調遷的做法。「兩牛因受傷而被漁護署帶走治理,署方在完成治療後會為牠們釘上有數字編號的耳牌及進行絕育,部分會戴上追蹤器。牛隻保育不只視乎個別牛隻,還要處理牠們為在社區中的問題,現時調遷只是將牛放到同區的郊野公園,不是兩區互調,對牛的影響不大。」

Ell指SKCA每周都會出巡訪牛,為西貢流浪牛做「cow checks」,他們及漁護署亦不會個別追蹤牛隻。「牛有四隻腳,牠們會四處走,放在西貢郊野公園的牛有時走到浪茄等地,這不等如失蹤。即使715是約一歲已絕育的公牛,但亦有可能離隊尋找配偶。一般幼牛只會隨牛媽媽生活至一歲,大約半歲大便開始戒奶,往後獨自生活或跟隨其他牛群也可。」Ell認為處理牛隻問題時不應太「感性化」、「人性化」。

調遷看個別牛隻性格
令其他保育人士擔心的糧草問題,Ell指這只屬季節性,秋冬草量稍遜,但春夏時草地則是一片綠。不過她也認為出現季節性草量下降,或與地質有關。「這裏的草地不及715號牛的原居地茂盛,可能與這是人工草地而非天然草地有關。但牛群可到其他地方覓食,即使這群牛,走到浪茄覓食,該處的牛也不會趕走牠們,兩牛群相遇或只會以身體語言作交流。」

早前西貢市亦傳出有牛需要調遷,最後沒有成事,Ell亦有跟進此事。「是否調遷也要看個別牛隻的性格,西貢市的4條queen(4隻母黃牛),349號牛較為聰明,加上當區只有四隻,數量可接受。但現時鄉村發展速度快,迫牛走出馬路,對牠們自身也危險,要是牛群能於自然環境中生活會更為理想。」
村民指719號小牛於去年6月出世,一直隨媽媽生活並以母乳作主食。漁護署指719號牛康復後亦會調遷。(受訪者攝) 村民指719號小牛於去年6月出世,一直隨媽媽生活並以母乳作主食。漁護署指719號牛康復後亦會調遷。(受訪者攝)

動物有情  小牛離開母牛易生病
何來則形容調遷至此的牛如同被夾硬放逐,她反指小牛一般會跟隨牛媽媽生活至兩歲,要是小牛被帶離媽媽,小牛難以透過外族牛群來刺激其免疫系統以達至完善,會影響其健康。「香港的牛群並非由農場圈養,牠們的生活習性隨環境變化,因此每群牛的性格習慣都各有不同。如要令牠們互融,則需要人類更多的幫助,但現時漁護署並非無人派員來照顧牛群。」何來認為,討論動物事宜時,有必要顧及動物感受,因為牠們是有情眾生,只是少了人類的語言。

漁護署指719號牛目前則仍在行動中心,稍後亦將調遷到同區郊野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