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9日星期日

縱容放生公園淪烏龜墳場

《東方日報》,2017/7/8

康文署轄下公園水池淪為「放生」黑點,多個公園囤積逾百隻龜,成為烏龜墳場。烏龜病毒互相感染、欠缺食物,市民「放生」變「殺生」!然而,康文署竟採取「視而不見」政策。轄下公園烏龜數量與日俱增,過去三年卻零檢控,任由市民「放生」,烏龜自生自滅,條例形同虛設。有環保專家直斥,康文署監管不力,市民保護動物意識低。

「好得意呀啲龜,小心啲餵呀,畀啲麵包佢食啦。」位於將軍澳坑口文曲里公園的水池,有逾百隻龜於水池游走,吸引不少市民與小朋友帶同麵包前來餵飼。每有食物被掉到水池中,一班餓龜就爭相搶奪,可見糧食十分短缺。其實,康文署轄下場地的水池及人工湖並非為飼養魚類或龜隻而設,水池中逾百隻龜,全部由市民「放生」。公園雖有公告指出,不可「放生」,違例者一經定罪,可被判罰款二千元及監禁十四天。然而條例形同虛設,公園內有逾百隻龜,但康文署過去三年對違例放生人士卻是零檢控。

水濁乏空間 無設圍欄

至於觀塘的康寧道公園,情況就更加差。水池有逾五十隻烏龜,池水相當污濁。公園雖有告示指,請勿餵飼,卻不時有市民餵飼龜隻。記者巡視當日,發現公園即使有保安巡查,仍無阻止任何餵飼行為。由於水池並非飼養龜隻而設,所以並沒有設任何圍欄,烏龜經常爬出水池,於公園內隨處游走,公園外就是馬路,若烏龜走出公園範圍,隨時被輾斃。

位於荃灣的賽馬會德華公園情況亦同樣惡劣,記者巡視當日,部分水池正進行清洗,逾七十隻烏龜被遷至一個細小的水池,十分擁擠。龜隻欠缺空間,惟有爬上石頭,形成多個「龜山」。進行清洗水池時,水全被抽走,然而有數隻烏龜仍然被遺留在內。烈日當空下,烏龜於乾涸的水池中,有機會中暑,嚴重更會導致死亡。

食物不足 隨時龜食龜

「放生嘅速度好快,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都係高峰期。」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行政總監段國樑指,巴西龜、斑龜及草龜為放生最常見品種。不過,亦曾發現有人將不能於水中生存的陸龜如盾臂龜放生於水池,亦有具攻擊性的鱷龜,威脅池內其他動物。不少人以為公園水池大,又有天然陽光,對烏龜來說是優質的生活環境,其實事實剛剛相反:「肉眼睇啲水好乾淨,唔代表啲水無菌,可以導致龜隻死亡,又欠缺食物,隨時發生龜食龜嘅情況。」

「買龜唔使諗,覺得龜係玩具,貓狗先係動物有生命。」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領養部主管楊翠珊認為,「放生」其實等同棄養,有不少主人因龜隻患病,不想理會而選擇「放生」。她強調,龜隻的生命亦需要珍惜。

議員促執法 加緊巡邏

立法會議員麥美娟批評,康文署無認真處理轄下水池,問題多多。水池囤積這麼多龜隻,執法十分重要,康文署應加緊巡邏及定期檢查水池。

康文署發言人表示,針對偶有市民在公園內的水池放生,署方已在公園內水池的當眼處張貼告示,提醒公眾人士切勿把魚類或龜隻放進水中,以免影響設施運作。場地職員如在日常巡查中發現市民進行有關活動,會即時作出勸喻,否則會採取執法行動。另外,會加強派員巡視,並呼籲市民切勿在公園內進行任何放生活動。

另稿:
為洗人工湖 百龜遭人道毀滅

胡亂「放生」並非一朝一夕的問題,康文署轄下公園水池早已成為「放生」黑點,龜隻生命受威脅,然而,情況一直未有改善。早於○九年康文署已被揭發,因粉嶺北區公園內的人工湖需清洗,為方便清潔及管理,將人工湖內的全部動物撤走,當中龜隻轉交至漁護署後,因無人領養被全數人道毀滅。

康文署撤走的動物中,人工湖內的十條錦鯉轉送到中文大學放養,然而湖內的龜隻就沒有這般幸運。康文署將約一百隻龜轉交到漁護署,由於無人領養,動物管理中心將龜隻全數人道毀滅,康文署間接屠殺百龜。康文署當時只稱,人工湖內的魚、龜全屬市民放生。事件曝光後,飽受各界炮轟。

環團促加強教育市民

胡亂放生時有發生,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直斥,康文署做得不足。「唔執法,好多人繼續放落去!」他認為,執法禁止市民於康文署轄下公園水池「放生」外,亦應由源頭做起,加強教育市民保護動物的意識。「避免放生喺水池,放喺郊野公園仲難搞,政府要提供多啲資訊。」他建議,如提供不同收養途徑資訊予市民及資助收養烏龜的機構,並增加宣傳及教育。

另稿:
放生變殺生玄學家籲事前三思

香港不少人「放生」圖積福,但其實好心做壞事,「放生」變相「殺生」,令動物的生命危在旦夕。玄學家周漢明指,「放生」為佛家的概念,因佛學講報應、輪迴、因果,「放生」令動物有自由自在的生命,能增加正能量。不過,他建議「放生」前應做足資料搜集。

應考慮環境等條件

玄學家周漢明指「佛學有講到唔好殺生,放下屠刀,好似唔好劏牛、豬、魚、雀仔等等,生物都有其自主,唔可以殺咗佢,要讓生命自由自在。」

因為佛學講報應、輪迴、因果,「放生」動物的生命、不殺生,會發現心態有所不同,充滿正能量。

然而,他強調,放生有不少條件,不能胡亂放生,「買回來嘅龜同魚等等,適合啲咩環境放生呢,定會加速結束佢嘅生命,要深思熟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