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5日星期二

動物傳心 vs 動物科學?回應「量子紀元」學者周兆祥博士 / 陳樂知

2017/7/21 — 13:47
原文連結在此: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osmos/%E5%8B%95%E7%89%A9%E5%82%B3%E5%BF%83-vs-%E5%8B%95%E7%89%A9%E7%A7%91%E5%AD%B8-%E5%9B%9E%E6%87%89-%E9%87%8F%E5%AD%90%E7%B4%80%E5%85%83-%E5%AD%B8%E8%80%85%E5%91%A8%E5%85%86%E7%A5%A5%E5%8D%9A%E5%A3%AB/
日前,筆者於《立場新聞》發表了《無知害人害畜 相信動物傳心非但迷信且不道德》一文(後稱《無》文)[1],喜得周兆祥博士撰文回應 [2]。周博士是家傳戶曉的人物,自然來頭不淺,身為浸會大學的前英文系教授、香港綠色教父的他,幾乎集主流科學界所拒斥的「科學」與玄學方術於一身——受主流科學界拒斥這點不是筆者的指控,而是周文自言的。如周文文中所指,周博士的理想是帶來「人類亙古以來最戲劇性的靈性復興 (Spiritual renaissance) 」;亦因為這個戲劇性的偉大理想,單單是他回應筆者的文章,便出現了下列大量詞彙:
量子紀元、天人合一、關愛大地、文明醒覺、愛因斯坦、耶穌、佛陀、西方製藥工業、相對論、素食、舊科學霸權主義、還原式科學、實証的手法、西醫、evidence based medicine、免疫針、學術世界、語言學、特異功能、超自然現象、時代進化、綠色運動、量子力學、心靈工作者、聯合國、地球生態、靈性復興……
要回應這種警世且驚世的鴻文並非易事,本文只會選擇一點重點來回應。

科學並非萬能?
排除掉一大堆繁雜的詞彙和內容,周文的重點就是:科學並非萬能的。對,大家都知道科學並非萬能的,不然國家主席、特首、法官、議員、企業主管、文學家、人文學者、軍人等等,統統都應該由科學家來擔當了。另一方面,現代科學當然還沒有發現一切自然界的真理,否則所有研究自然界的科學家都可以解僱了——他們都再沒有新東西可以研究了,留下作甚?

當然,周博士所講的「科學並非萬能」,可不只是科學家不夠格當特首這麼膚淺的。他還認為,現在的科學界採用的觀點是「還原式」的:自然界各種事物都是由元件組成,例如物理粒子組成化學分子,物理粒子和化學分子組成生物的細胞和器官、細胞和器官組成動植物的身體、意識出於腦部結構而非靈魂,等等。周博士相信,這種科學過氣了,我們早有一套更先進的科學:時代已經「進化進入量子紀元」,我們應「靈性復興關愛大地恢復天人連結」。

一點動物行為學
篇幅所限,本文不討論量子紀元這一看法了,筆者將另文回應。周博士對《無》文的主要批評,是筆者還緊抱還原式科學不放。可是,筆者感到十分不解的是,筆者的《無》文從未提及上面周博士講的還原式科學,也沒有預設它是正確。(筆者近日在《香港 01 》發表的一篇哲學文章倒有提及它,但那是別話了 [3]。)《無》文的論點,是寵物主人們有責任正確地認識動物。筆者提及的不少是動物學界共識,例如狗隻的「內疚表情 (guilty look) 」,是主人的情感投射——狗是沒有「自我」和「我過去做過了錯事」這種概念的。不少動物傳心信眾的問題,正是不去正視人類和動物的心理結構差異,不去認真理解自己的寵物,胡亂把人類情感投射上去,把寵物當成人去理解;出現了問題,便找傳心師與寵物「溝通」,聽信傳心師「指點」——當然,傳心師們也是把動物擬人化地描述。到頭來,動物的心理和習性,均未曾得到主人正確理解。(詳見《無》文。)

動物行為學知識,並非只是研究動物的腦部而已,也是建立在和動物接觸之上。學者不但對牠們作出極為嚴謹、有系統的實驗或觀察,還每每需要動用大量動物,從牠們一些最簡單的反應開始試驗。換句話說,這絕非只是依賴周文所講的還原式科學而已。

隨便舉些簡單易明且不失趣味的例子。為甚麼老鼠都怕貓呢?是一如人們所想,牠們生出來便知道貓兒都是敵人嗎?原來,貓兒身上帶著一種尿蛋白,一旦老鼠探測到,便會自動引發一連串的自保行為;反之,一旦科學家移除了老鼠身上的尿蛋白感受器,老鼠察覺不到尿蛋白了,甚至不介意跟貓兒當親密的好朋友 [4]。人們看到鯊魚被摘取魚翅時在不斷掙扎,肯定覺得牠們很痛吧?然而,一些學者發現,牠們很可能感覺是沒有痛覺的,除了因為牠們的腦袋沒有其他動物的痛覺神經,也是因為牠們和昆蟲一樣,完全不會理會、保護自己受傷的部位,即使斷開兩截,還會如常的進食和交配。牠們被捕後會掙扎,不過是因為行動受阻而已 [5]。順帶一提,有強而有力的證據顯示,一些其他魚類是有痛覺的,因為止痛藥會消除牠們的異常行動 [6]。最近《立場新聞》也刊登了一系列對烏鴉的智能的研究,學者們設計了很多複雜的難題,讓烏鴉嘗試去解決,從而測試到烏鴉對於各種事情的判斷力;筆者強烈推薦各位讀者去看看。《無》文亦描述了一個顯示狗隻會騙人的實驗,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見一下。

這些以專業知識精心設計的實驗和觀測,相比起主人感情用事的、單憑主觀臆想去理解自己的寵物,往往準確得多。(如果讀者堅持認為感性的理解是最準確的話,請想一下,父母們真的都十分了解自己的子女嗎?事實上,父母感情用事的理解,往往還不如子女身邊的損友們。)而且,我們從這些研究所習得的知識,並不是「離地」的,箇中道理早已廣為業界所應用,其中包括了畜牧業、動物養殖者、協助主人訓練貓狗的動物訓練員 (animal trainers)、警犬隊等等。這些知識亦是主人們需要主動一點去學習的——當然,主人們不需要看艱深的科學學術論文,有水準的養寵物教學可不少,最重要是主人們擁有一份心意,願意為了自己的寵物去學習。

如果周博士堅持認為,現在的動物行為學體系是錯誤的,傳心師那一套動物的心理結構和人一樣的講法才是對的,那麼到底錯了在哪、錯了甚麼?科學家們的諸多研究,到底哪一個步驟有失誤了?

以量子為名的罐頭式回覆

可惜的是,周文並無回應《無》文的論點以及其中提及的動物學知識,只是大講科學不是萬能的,科學家們執迷於還原式科學,還沒有隨時代進入講求靈性的量子紀元。大家可以想像看看,這種罐頭式回覆多麼的容易:
「根據科學研究 w ,地球是個橢球體。」
「不對,科學不是萬能的,科學家們執迷於還原式科學,還沒有隨時代進入講求靈性的量子紀元……(下刪三千字。)」
「根據科學研究 x ,E=mc2。」
「不對,科學不是萬能的,科學家們執迷於還原式科學,還沒有隨時代進入講求靈性的量子紀元……(下刪三千字。)」
「根據科學研究 y ,二手煙、尼古丁危害健康。」
「不對,科學不是萬能的,科學家們執迷於還原式科學,還沒有隨時代進入講求靈性的量子紀元……(下刪三千字。)」
「根據科學研究 z ,周兆祥博士屬靈長類動物。」
「不對,科學不是萬能的,科學家們執迷於還原式科學,還沒有隨時代進入講求靈性的量子紀元……(下刪三千字。)」
周博士和他的不少靈性同志們用上這種天下無敵的邏輯,完全不說每個科學研究錯在哪個具體的步驟,為甚麼會得出錯誤的結論,當然能立於不敗之地。這也難怪科學家們的研究即使十分嚴謹,每一步也小心翼翼、充滿自覺,甚至顧及了業界的經驗,還是經常會被打成對科學的迷信了。事實上,除了「我很聰明,偏偏就是要不信任科學家,要去信任傳心師」之外,筆者看不出上述言論有任何意義——對呢,周博士也說過愛滋病不存在,癌症和糖尿病不用醫,不必理會,總之一切都是西方科學的錯 [7]

總結:站在巨人的肩上

這個時代的一個問題,就是人人都說自己有科學精神,把自己當成科學家、哲學家,然後凡事都胡亂懷疑一番。結果,人人以知之為不知,以不知為知之,明明是堅實的科學,卻因為自己是行外人,甚麼也不懂,便大加懷疑,誓死不肯站在巨人的肩上——動物學家未開發靈性、愛滋病不存在、癌症和糖尿病不用醫。另一方面,這些「思辯者」對於術士與方士的說法,卻因為對方的說法親切、人性化、善用人性心理的弱點而大加信任。

事實上,最偉大的科學史家們,不論是 Thomas Kuhn 、 Imre Lakatos ,還是 Larry Laudan ,都點出了科學家不是單憑抽象的科學精神與懷疑精神去行事,而是要先學懂尊重既有的、豐富的科學成果,然後才帶著批判性的去擴闊它、延伸它——這才是科學發展的基礎。
要談科學,首先要學懂放下自傲,尊重巨人,願意站在他的肩上。

附註:
[1] 《無知害人害畜 相信動物傳心非但迷信且不道德》/陳樂知
[2] 《科學有幾「科學」》/周兆祥
[3] 《科學觀念與唯物主義:對偽科學與迷信的鬥爭》/陳樂知
[4] Papes, F., Logan, D. W., & Stowers, L. (2010). The vomeronasal organ mediates interspecies defensive behaviors through detection of protein pheromone homologs. Cell, 141(4), 692-703. DOI: 10.1016/j.cell.2010.03.037相關影片/Uzoo,YouTube)
[5] Michael Tye / Psychology Today, Do Sharks Feel Pain?, 21 Mar 2017
[6] Sneddon, L. U. (2003). The evidence for pain in fish: the use of morphine as an analgesic. 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83(2), 153-162. DOI: 10.1016/S0168-1591(03)00113-8
[7] 《癌症糖尿病奇蹟康復之夜》/周兆祥